开启左侧

[交流分享] 播放4K电影时画面有颗粒感/噪点原因分析

Hao8k小助手 发表于 2019-11-14 11:47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 Hao8k.cn ,获得更好的体验,让你轻松玩转Hao8k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以下内容摘自互联网,本人负责收集整理

0 s5 f3 W, L+ \" t
3 {% K: |/ V, `' t$ U, {! P
播放4K电影时画面有颗粒感/噪点原因分析-1.png

5 w" f* v% h; g1 _9 }  `5 S( u/ x) z
噪点颗粒问题,不能一概而论
! A& d: [# K* I9 i% t9 q4 M

( v" n: h& _% l* d# z8 G0 H胶片
# h" _. J6 J1 D5 n: T1.胶片仅适一种记录光的介质, 和ISO、电影本身、导演乃至制作人员生产厂商的质量等都有关系;所以因为胶片感光度、曝光等的关系, 胶片上会不可避免地有噪点出现。同时胶片的颗粒是能够控制的,理想条件下光给到位,在正确的冲洗条件下噪点能控制在极低的水平,甚至会看不出来像是胶片,同时进行处理时胶片上的噪点可以被削弱和加强。这就是观影中出现的所谓“颗粒感”,也就是自然的噪点。另外胶片上感光材料的排列是无序的,并不像相机传感器的像素。% o; I% Q( y+ ~9 Y2 h, n, s0 F
还有一种现象:在胶片上的图像转为数字记录媒体--比如DVD或者蓝光的时候,技术人员会对胶片出来的音视频用音视频编码技术进行编码,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数码修复或数码处理。
9 ?( [8 ^* ^+ y  k0 t但是有很多影视发烧友喜欢颗粒感、噪点,因为数码味没那么浓,只要自己能区分主动的颗粒和被动的颗粒,差不多就理解噪点的概念了;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有人反而怀念胶片那种自然的噪点风格。) C4 D2 @: F: a. [( E8 n

* f. x! \9 J6 ]: a* Y) M
/ c* F% N! |! u9 z# Q数字时代  ?; o0 T  E2 r( G
1. 数字时代,就是纯计算机技术制作出来的视频,所谓这些噪点,在数码相机早期其实都不是事,比如电脑动画这种纯数字视频是没有噪点的。! _% [/ y+ e2 V  I0 z2 e: \
不过也有特意通过计算机技术加上噪点颗粒感的电影,最明显的比如《冲浪企鹅》情况就不一样了;在数字时代电影拍摄时也会出现被动噪点颗粒,原因是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光没给到位或后期调摄不佳产生的噪点,拍摄时候,即便是暗部曝光不足,出现的也只是死黑,但是后期一动噪点就出来了;数字时代的噪点多半跟这个因素有关。+ i/ ^# @) j8 Z
* [7 y$ `! a4 t  i0 E: ?# e) F
当下现象
) d9 T# w; k  l! U1. 电影胶片确实会出现噪点的情况,在越大的银幕上情况越明显,放映机灯泡亮度不足的情况下更明显。这通常是在一些大面积过渡色的情况下会体现,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都并不影响观感,反而能提供一种“电影味”。好的胶片可以做到颗粒很小,但有限。比如看IMAX电影,因为胶片够大,所以能放更大银幕,对比一下,就算颗粒并不变小,灯泡更亮,你坐得更远,也就没那么明显。
- V: w- y4 ]8 l# ^) w+ M还有有一些数码影院,本身不具备放映胶片拷贝的能力,发行商可能就会在给的数码拷贝上做一点后期以模拟电影味。至于说花絮电视节目噪点很少,可能你看的花絮或者节目不够多,抑或者看的分辨率不够。3 c% ?  ]- i3 ]* O; y5 O4 i- z, X& {
2. 数字时代高码流的视频质感是最接近母带的,然而很多电影是胶片拍摄的,每一帧的冲洗颗粒都会有不同,所以会有跳动的点。低码流的视频一般在压制时会做降噪处理,所以画面平滑,但是色彩表现不及原盘和remux版本。. T1 d2 z7 v9 _5 Q+ ~" N# T( b
, r4 U0 l" d& [: F; l, a
简单来说噪点和颗粒感,在胶片和数字中间两者皆有!% l8 V" F6 w" v; f; n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
声明:您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希望各位烧友理性发言,不发表违法国家法律禁止的话题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开通会员 每日签到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